上沪警备团的训练,一如既往的严格。

上沪军械局的设备已经组装好了,现在主要是生产弹药。

至于枪,估计还要一个多月,才有可能恢复生产。

下午。

李荣昌去了医院,慰问了伤员。

纵然是面对被俘的齐炳元所部士兵,他也是一脸的和蔼之色。

鼓励他们,好好养伤。

只是,他的年龄太小,怎么看,都感觉有点别扭。

这一战,李荣昌部,伤亡三千余人,其中阵亡的有八百多人。

剩下的一千七百人,有三百人是重伤员,其余都是贯穿伤。

至于擦伤,那都没有资格,在医院待。

在医院待了一下午,李荣昌这才回到了军营。

他对于自己的安危,还是蛮看重的,不管走到哪里,最少会带一个警卫排。

翌日。

荣昌投资可以自由买卖的消息,就通过报纸,传播了整个上沪。

同时传播的消息,还有荣昌投资,成立上沪广播电台、成立上沪陆军军官学校的消息。

广播电台,对于众人来说,还是蛮新奇的。

李荣昌搞了京剧、评书、相声,中间掺杂了广告。

另外,还设立了早上八点到九点的财经频道,晚上七点到八点的新闻频道。

目前,广告都是荣昌投资旗下公司的消息。

比如,荣昌投资旗下,自行车厂第一辆自行车下线,蒲淞镇政府,下了五百辆订单的消息。

比如,李荣昌宣布,在上沪开启公路建设,要实行镇镇通政策。

荣昌建筑公司,要招募五千名建筑员工。

又比如,蒲淞小商品市场开业,李荣昌发表讲话,要打造全国最大、品类最全的小商品批发市场。

整个上沪,市区破破烂烂,而郊区却一片欣欣向荣之色。

而井上佑二联合了四十多位倭国商人,筹齐了五百万大洋。

他们本来准备,用这个钱,鼓动上沪乡绅抛售荣昌投资的股票。

反正,李荣昌说过,他自己会全部兜底。

他们正好看看,李荣昌到底有多少钱?

他们想的,自然是既然没有办法把钱抢过来,那就把李荣昌的那些企业,抢过来。

然而,荣昌股票开始自由买卖,这让他们彻底傻眼。

自由买卖,价格市场决定。

这也就表示,李荣昌不再为荣昌股票兜底。

第一天交易,价格就跌到了五十多块。

杨庆动用银行资金,只要价格降到五十块,他就一直买进。

荣昌投资的股票,不管是买还是卖,都要交3%的印花税。

这个钱,是交给蒲淞镇政府,也可以说是交给李荣昌这个人的。

昔日,跑到工农子弟学校当老师的那些人,现在都被李荣昌,安排到了各镇当镇长。

蒲淞镇的发展完全可以用日新月异来表示,一点也不为过。

光蒲淞一个镇,从小商品市场开业后,就迎来了人流高峰期。

全国各地的老板,纷纷赶到了蒲淞,采购商品。

招工,到处都是招工的消息。

而李荣昌逛了一圈后,这才问高有宝说道:“有宝,运输公司那边,招募的怎么样了?”

听到李荣昌的询问,高有宝连忙说道:“校长,按照您的要求,运输公司,要扩编到八千人。”

“目前,我们已经招募了三千人,估计想要招到八千人,怕是要两三个月才行。”

点了点头,李荣昌说道:“别光在上沪招募。”

“华国很大,完全可以放眼全国。”

高有宝连忙说道:“杨副团长已经成立了荣昌人力资源公司。

并且在全国各大主要省会城市,建立了分公司,负责为合作企业,招募员工。”

“哦……”

李荣昌很是满意,笑着说道:“那是好事情呀!”

“告诉杨庆,有舍才有得。”

“他可以跟各地军阀联系,可以让他们帮忙给荣昌运输公司招募合适的员工。”

有舍,自然是给钱。

荣昌运输公司,是武装押运公司,招募的员工,自然都是老兵。

按照李荣昌的想法,荣昌运输公司,最终员工人数,要超过三万人。

而时间跨度,要在三年之内完成。

蒲淞镇政府。

李荣昌到了政府办公大楼,石韬接到消息,连忙迎了出来。

“团座!”


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