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题?

陆从文看过去,忍不住“啧啧”两声。

和前两题相比,第3题画风突变,开始上强度了,而且一下子上得还挺多。

“这人出的卷子就是比机器智能。”姜百川理了理自己的秀发,“这样一来从第3题开始难度就会上来了。”

“也不知道面对难题,那两只龟还会不会这么默契。”

“确实有些棘手,但这个题型并不罕见。”陆从文说,“以她俩的水平,稍稍考虑一会就能做出来。”

“只是不知道1+1到底大于2还是小于2了。”

一切正如姜百川所料,龟田大小郎在第3题上犯了难,考虑了约3分钟才开始动手。

虽然动手了,但却有些磕磕绊绊,一点不像之前那般行云流水。

龟田大郎慢慢打了半行字。

二郎看到,感觉像是领悟了大哥的想法,于是开始在紧接着的第二行打字。

结果大郎又觉得自己的解法有问题,便把刚打的半行删光了。

二郎见状,也只能把刚打的删掉。

…………

“他们这是怎么了?”宇文蓓问。

“题目难了,可能两个人都没什么特别好的思路,也可能思路发生了分歧,或者说一个有思路、另一个不理解。”唐汐平静地解释。

“我好像有些明白,为什么姜鹿的爸爸要让苏染和桑千慧来打这一场了。”

赛场上,姜百川嘴角微扬,讥讽地看着龟田兄弟俩,又整了整秀发。

“默契,听着确实很厉害。”

“但在这种比赛模式下,默契的前提是个人能力。题目都不会做,再默契又有什么用。”

陆从文若有所思,问道:“但如果两人相互启发呢?比如大郎有了思路、然后引导二郎,会不会有这种情况?”

“当然会。但这样一来另一个人就成了拖累。1+1就小于2了。”姜百川说道。

哪有什么绝对的默契。

不过是在看穿一切之后,故意调整到能量对等、同频共振罢了。

但首先,你得能看穿这些。

龟田兄弟做到中间部分的时候,苏染和桑千慧满肚子怨气地追了上来。

各自心里都把对方咒骂了十几遍。

“真服了,这么简单的题她居然先求导再积分,明明先积分更快一点。”苏染心想。

“她怎么当上全国最强的,这么简单的题明明用几何的方法更快一点,她居然用函数做。”桑千慧心想。

就这样,两人来到了第3题,目前整体进度在整个赛场上处于中等。

第3题出现,苏染和桑千慧扫了一遍题目,都感觉似曾相识,好像在哪次比赛里遇到过。

两人同时回忆起当时的做法,打开草稿纸演算了半分钟。

苏染的动作明显更快,于是先在键盘上打了起来。

仅仅只敲了几个字符,桑千慧就明白了:“哟呵,和我想得一样,难得啊她终于上路子了。”

桑千慧并没有急着从第2行开始打起。她觉得苏染的思路是有连续性的,前几行都交给了苏染就行。

这道题在求完极值后,还有一个需要解决的难点,应该是在…

桑千慧往下数:第5行、第6行、第7行…差不多应该就在这里。

恰在此时,苏染的光标在第8行停留了3秒,闪烁了几下,随即回到第1行继续写。这细微的操作让桑千慧立马明白过来。

她启动2号光标,开始在第8行同步打下自己的解题步骤,有些需要用到苏染上面计算数据的地方,她就直接空着。


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