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梅上吊的事情在那个雪夜传得并不远,但是雪停了,村里人开始串门子东家长西家短的拉家常后,就一传十,十传百,迅速在村子里传开了,对于她未婚先孕的事情也不胫而走。

玉梅是死过一回的人了,对别人的非议已经无动于衷了,自己都不怕死,还怕别人说三道四?她现在只有一个想法,那就是无论如何也将孩子生下来抚养长大。这是自己的孩子,她要好好地保护着,再也不会想着因为怀上了他而自寻短见。

刘老太和刘老汉知道闺女不争气,做了丢人的事情,但是又心疼她,怕她再寻短见,再也不敢离眼了,不是让她守着李老汉,就是李老太陪着她一起纳鞋底或鞋帮。反正闺女活着就行,他们老两口也豁出去这张老脸了。

但是玉梅的哥嫂年轻,经常在村里走动,走到哪里都是异样的目光,对着面说话好好的,背过脸去就是指指点点,说些不着边际的话臊着他们,他们是沉不住气的。最沉不住气的要数玉梅的大嫂翠兰。

她提着几样点心找到媒婆张嫂,让她赶紧给小姑子找个婆家,说是越远越好,嫁出去以后最好连娘家门都别再回来。这样丢人现眼的小姑子也懒得再来往了。张嫂经常给人说媒,不光说本地的,也说外地的。

她说:“她翠兰嫂子,冲着你拿来的点心,我也得将这事办好。就按你的要求,一点儿也不敢差的。不过咱姑娘破了身子,这婆家咱就得将就着点儿。我给人家说的时候,也事先说明肚里怀着呢,到时聘礼也少不了。咱近的不找,那大山里娶不上媳妇的有的是,怀着的也抢着要。放心吧,我帮玉梅物色一家好的人家嫁过去。”翠兰一听,连声叫好,回家等着好消息。

不出两天,张嫂就兴冲冲地来找她。

“她翠兰嫂子,好消息好消息。玉梅的亲事有着落了。我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,动用了三大姑八大婆的力量给盘算的。你不是想让不争气的玉梅嫁到大山里吗?正好有这么一家,可是离得太远,不知玉梅,还有你公婆愿意不愿意?”张嫂献着殷勤说道。

“这个家我说了算。不愿意也得愿意,谁让她自己不争气,丢人现眼了。嫁的越远越好,眼不见心不烦。”翠兰正在缝棉被,看到她来了,赶紧收起活计,拍打着身上沾上的棉絮说道。

“还得坐火车,然后坐牛车才能到,大概得有800里地呢。”她又试探着说道。

“1000里地都行,没事。我这就去跟她说。”翠兰巴不得她今天就嫁出去,听说有人娶她,心里高兴得不得了。

“她翠兰嫂子,这是对方给的彩礼100元钱,你顺便也拿给玉梅。”张嫂从口袋里掏出10张10元的人民币塞给了她。

“这彩礼是不是少了一些呢?咱们村子不是300元就是500元的,另外还要送手表、自行车和缝纫机的。衣服、生活用品、化妆品、鞋袜的这个可以省略,毕竟玉梅破了身子,又有身孕。”翠兰没想到聘礼这么少,不悦地将塞到她口袋里的钱,拿出来递到了张嫂的手里。

“她翠兰嫂子,你也不想想玉梅这个样子,哪个愿意娶啊?咱们农村里的老爷们虽然穷,可都很重视女人的第一次的。我看有人要已经不错了,你还在这里挑剔,那只有让她在家里生孩子了。这事我不管了,怪我没本事,你找别人去帮你的忙吧。”说完,她斜了翠兰一眼,将钱往口袋里一揣,转身就要走。

让小姑子在娘家生孩子,这怎么能行啊?这多晦气,会招致家里万事不顺,甚至家道败落的。虽然老刘家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的人家,但是因此遭到更不好的运气,那怎么好呢?想到这里,她紧追了几步,拉住了她,说道:“张嫂,你看你的脾气,这可是嫁大闺女,还能不让人说话吗?100元就100元吧!尽快迎娶吧,越快越好!我这就去跟公婆说去。”她赔笑着说道。

“这就对了!玉梅这样子不快点嫁出去,会让人笑话死的。还是快快嫁出去的好。”看她这么说,张嫂阴沉的脸一下阳光满面了。

“那咱们兵分两路,你去给男家说,我去找玉梅。”翠兰拍了拍她的手,笑着说道。


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