湛卢山位于福建松溪,相传为铸剑祖师欧冶子铸得天下第一剑“湛卢剑”之地,故而得名“湛卢山”。

自欧冶子而后,湛卢山便一直为其传人所居住,遂有了当世十五大派之一的铸剑山庄。

车队到达湛卢山,远远见三峰并立,峰岚起伏,状如笔搁。三峰中最高一峰名为湛云峰,彼时云雾凝聚,晦明无定,峰下殿阁、庄院时隐时现,那铸剑山庄便在此处。

铸剑山庄所修的功法归属纯阳,与悟继之的内力相克,因此到得湛卢山,他并未去拜访庄主,而是跟着端木瑶径去挑选兵器。

“天下间的神兵利器,大多出于铸剑山庄。像大武魁商号这类专门贩卖武具的商会,便常从铸剑山庄进购。”

悟继之回想旅途之中,确有见过不少商队,他原以为只是几名商贩结伴同行,却没想到还有商会一说。

“这些行商东奔西走做买卖,不怕遭遇相枢爪牙吗?”

“所以我堂才承接了护镖一事,世间七大商会:服牛帮、文山书海阁、五湖商会、大武魁商号、回春堂、奇货斋、公输坊,这些与我义士堂皆有业务往来。”

话间众人来到湛卢山下,前去拜山不宜人多,端木瑶便让车队留在了原地。

武舜英听说悟继之要去挑选兵器,缠着悟继之要来。悟继之自忖师妹若是同行,端木瑶多半会为她也买一把,他不好意思再让端木瑶破费,可又拗不过小师妹,还是带上了她。

三人登上湛云峰,来到铸剑山庄,只见此庄内外环楼,屋舍千间,处处相通,不知容纳了多少弟子;庄内炉火之烟不息,打铁之声不辍,其间不时有光焰冲霄而上,疑是神兵将出,果是“昆吾铁冶飞炎烟,红光紫气俱赫然”。

端木瑶向庄上的接引弟子表明来意,而后出示了义士堂的令牌。那令牌丹黄为表,上圆下方,正面刻了一个“义”字。

“原来贵客是义士堂的舵主,请进。”

接引弟子躬身放行,唤来一名工匠,续道:“本庄在铸的兵器皆是大武魁商号预定了的,舵主可去试剑台挑选中意的兵刃,本庄为舵主现铸一把。”

大武魁商号每年从铸剑山庄订购大批兵器,铸剑山庄的营收大半来源于此。义士堂为大武魁商号运镖,便是间接保证了铸剑山庄的营生。因此那弟子对端木瑶极为客气,为她现铸兵器,亦是庄主吩咐的特权。

那工匠引着三人往试剑台走去,路上悟继之问道:“端木舵主,怎么那弟子一见了令牌,就知晓你是舵主了呢?”

“世人以九色指代九品,太吾可知晓?”

悟继之点了点头,端木瑶将令牌伸到他面前,道:“你看这令牌是什么颜色?”

悟继之一望了然,这令牌以丹砂和雌黄点校,颜色处于赤色与黄色之间,便是指代二品身份的橙名了。义士堂的橙名,可不就是舵主么。

三人步至一处高台,只见台上有块嵚崎巨石断成两截,左右残块各书一字,合在一起,是“试剑”二字。观其断裂之处,显是利剑斫石所致;再看台下,刀剑如霜,枪戟如山,利刃铮铮,寒光烁烁,此处百般兵器,竟无一不具杀伐之意。

“这试剑台下,皆是铸出后有所瑕疵的兵器,太吾随意拣选几件,我教庄里的七星匠给你修补一下。”端木瑶微微欠身,“我身上银两有限,否则便为太吾买一件崭新的兵器了。”

铸剑山庄对铸造的口碑极为看重,有所瑕疵的兵器,宁可折在试剑台下,也绝不轻易予人。端木瑶贵为义士堂舵主,铸剑山庄才肯卖她这个面子。悟继之虽不明此中巨细,但端木瑶愿意赠他兵器,他已是感激不尽。

“晚辈只求有件称手兵器即可,岂会再挑三拣四。”

悟继之向台下密密麻麻的兵刃望去,心中却拿不定主意:“晚辈对兵器不甚了了,还是请端木舵主替晚辈掌掌眼吧。”

“太吾惯用长兵、奇门、短兵还是掌套?”

“晚辈用剑就好。”

虽然悟继之会的剑法只有两种,但一来界青剑法出剑酣畅淋漓,他挺喜欢用剑;二来饮马江湖上,仗剑走天涯,哪个少年侠客心中不偏爱剑呢?

“剑分天子之剑、诸侯之剑、庶人之剑,神一品为天子之剑,中四品为诸侯之剑,下四品为庶人之剑。一品的神兵难求,太吾就先以诸侯之剑将就用用吧。”

端木瑶扫视着台下诸剑,她闳览博物,只凭外观便可辨别一剑的品次。然而此地多是些庶人之剑,想来也是,上几品的武具皆由造诣高深的工匠所铸,岂容残次品出现?

她搜寻许久,眼眸一亮,浮劲作踏,向着一剑盈盈飞去。沿路枪戟森立,尖刃朝上,端木瑶在其上轻点,快步到了那柄剑近前,她俯身捞起,剑鞘点地催劲一震,复将自身弹回高台。


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